機械錶101:什麼是機械錶以及如何上弦

Mechanical Watches 101: What is Mechanical Watche & How to Wind it

機械錶因其藝術性、精確性和豐富的歷史而受到讚譽。與依賴電池的石英錶不同,機械錶由複雜的機制提供動力,需要定期上弦來儲存能量並保持時間。上弦機制是機械錶的一個重要方面,幾個世紀以來,製錶師已經開發出各種方法來實現這一點。在這篇部落格中,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上弦機制、它們的歷史、優點和缺點,以及如何正確地上弦機械錶。

機械錶入門

機械錶已存在幾個世紀,從早期的便攜式鐘錶發展成為我們今天所知的精密儀器。每塊機械錶的核心都是發條-一種儲存能量的螺旋金屬彈簧。當發條鬆開時,它會釋放能量來驅動手錶的機芯。為了保持手錶運轉,必須定期上發條,手動或自動均可。
機械錶主要有兩種類型:手動上鍊和自動上鍊。還有一些混合模型結合了兩者的特性。每種上鍊方法都有其歷史、優點和缺點,適合不同類型的佩戴者和手錶。

機械表簡史

機械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 世紀,當時第一塊便攜式鐘錶(稱為“鐘錶”)被發明。這些早期的作品裝飾性大於實用性,作為吊墜佩戴是為了展示工藝而不是準確計時。

17世紀,克里斯蒂安·惠更斯於1675年發明了擺輪遊絲,標誌著計時技術的重大突破,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準度,為更精密的機械機芯奠定了基礎。此後,它成為大多數鐘錶的關鍵部件。

到了 18 世紀,鐘錶匠開始改進他們的技術,生產出更小、更精確的機芯。這導致了懷錶的誕生,懷錶成為上層階級地位的象徵。隨著對便攜式、可靠鐘錶的需求不斷增長,鐘錶技術不斷進步,最終導致了第一隻手錶的誕生。

19世紀迎來了工業革命,為製錶業引入了大規模生產方法。這使得手錶變得更實惠,更容易被大眾接受,超越了奢侈品,成為日常必需品。手錶變得更加標準化,設計更簡單,精度更高。

20 世紀標誌著一個轉捩點,手錶的發明和自動上鍊機制的發展。這些創新使手錶更加實用,因為它們可以透過佩戴者的運動自行上弦,從而無需手動上鍊。手錶已成為現代時尚和功能的主要體現。

如今,機械錶不僅具有實用性,還因其藝術性和歷史意義而受到重視。它們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融為一體,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。機械錶的傳承不斷激勵收藏家和製錶師,保留著永恆的鐘錶藝術。

機械表如何運作?

中國海鷗手錶

每塊機械錶的核心都是機芯,也就是為手錶提供動力的內部機制。以下是機械錶工作原理的簡單分解:

主發條:主發條是一種螺旋狀金屬彈簧,上緊發條後可儲存能量。在手動手錶中,佩戴者會透過轉動錶冠來上發條。在自動手錶中,當配戴者移動手腕時,轉子會為發條上鍊。

齒輪系:發條的能量透過一系列齒輪進行傳輸,這些齒輪調節能量的釋放,為手錶提供動力。

擒縱機構:擒縱機構是一種控制齒輪系能量釋放的機制,確保手錶能準確走時。

擺輪:擺輪以恆定的速率來回振盪,充當手錶的「心跳」。它與擒縱機構協同工作,調節齒輪的運動。

錶盤和指針:機芯的能量被傳送到手錶的指針上,指針移動來顯示時間。

這個複雜的組件系統協調運作,打造出精確可靠的計時裝置。

為什麼選擇機械錶?

在數位化便利的時代,為何機械錶仍然能吸引愛好者的注意?原因如下:

工藝與藝術:機械錶是人類技能和創造力的證明。每隻手錶都是工程學的傑作,通常都是手工組裝的,注重細節。

永恆的設計:機械錶的設計旨在延續幾個世代。其經典的設計和耐用的結構使它們成為永不過時的經典配件。

情感連結:配戴機械錶可以與鐘錶建立個人連結。無論是每天上發條的手動手錶習慣,還是擁有歷史作品的滿足感,機械錶都會喚起一種懷舊和自豪的感覺。

永續性:與需要更換電池的石英錶不同,機械錶由自然運動或手動上鍊提供動力。這使它們成為更永續和環保的選擇。

投資價值:高品質機械錶的價值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值,因此是一項值得的投資。限量版車型和知名品牌的手錶尤其受到收藏家的追捧。

機械表的類型

機械錶有多種款式,適合不同的品味和生活方式:

正裝手錶:纖薄、優雅、低調的正裝手錶專為正式場合設計。它們通常具有簡單的錶盤、皮革錶帶以及手動或自動機芯。

海鷗手錶 |外露飛輪自動機械錶

運動手錶:運動手錶注重耐用性和功能性,旨在適應積極的生活方式。它們通常具有防水、計時和堅固錶殼等功能。

海鷗復古電視機械錶蛇年特別版

海鷗蛇年特別版復古蛇戲機械錶

潛水錶:潛水錶專為水下使用而設計,具有高度的防水性,並配有夜光標記,以便在低光源條件下也能清晰可見。

海鷗 Okeanos 專業超級潛水自動機械錶防水 1000 公尺 - 黑色 - 正面

海鷗 Okeanos 專業超級潛水自動機械錶防水 1000 米

複雜功能手錶:這些手錶除了基本計時功能外,還包含日曆、月相和陀飛輪等附加功能。它們展現了製錶藝術的巔峰。

古董手錶:古董機械錶因其歷史意義和獨特的設計而備受推崇。它們讓人們得以一窺過去,並經常被收藏為傳家寶。

機械錶上弦類型

1. 手動上鍊(Hand-Wound)

海鷗設計師系列手動上鍊陀飛輪腕錶

海鷗設計師系列手動上鍊陀飛輪腕錶41毫米

歷史:

手動上弦是驅動機械錶的最古老、最傳統的方法。它可以追溯到 16 世紀,當時第一台便攜式鐘錶被發明。在自動上鍊技術發明之前,所有機械錶都需要佩戴者每天上鍊。

工作原理:

在手動上鍊手錶中,配戴者轉動與主發條相連的錶冠。旋轉錶冠可收緊發條,儲存能量。隨著發條逐漸鬆開,它會釋放能量來驅動手錶的機芯。

優點:

  1. 簡單:手動機芯的部件較少,因此更易於維護和修理。
  2. 精確度:控制能量的釋放通常會帶來更高的準確度。
  3. 傳統:手動上鍊讓佩戴者與手錶的歷史和工藝聯繫起來。

缺點:

  1. 每日上鍊要求:手錶必須每 24-48 小時上鍊一次,具體取決於其動力儲備。
  2. 過度上弦的風險:過度上弦可能會損壞發條。

如何正確纏繞:

  1. 輕輕順時針旋轉錶冠,直到感覺到阻力(通常旋轉 20-40 圈)。
  2. 上滿弦後,避免用力扭轉錶冠。

常見用途:

手動上鍊通常出現在復古風格的手錶、正裝手錶和高度複雜的鐘錶中,這些鐘錶注重纖薄和傳統。

自動上鍊(自動上鍊)

海鷗手錶 |偏心陀飛輪多功能自動腕錶 43毫米

歷史:

自動上鍊錶是瑞士鐘錶匠約翰·哈伍德於 1923 年發明的。這項創新徹底改變了鐘錶產業,消除了每天手動上弦的需要。隨著手錶的廣泛使用,自動手錶在 20 世紀中葉變得特別流行

工作原理:

自動手錶的特點是轉子——一個半圓形的砝碼,可以隨著佩戴者手腕的運動而自由移動。當轉子旋轉時,它會透過一系列齒輪將能量傳輸到發條,使手錶保持上鍊。

優點:

  1. 方便:手錶配戴時會自動上鍊,無需手動上鍊。
  2. 耐用性:自動機芯堅固耐用,適合日常配戴。
  3. 動力儲存:大多數自動手錶的動力儲存為 38-72 小時,即使不配戴也能運作。

缺點:

  1. 需要機芯:如果不經常佩戴,手錶將會停止,需要手動上鍊或放在手錶上鍊器上。
  2. 更厚更重:轉子增加了機芯的體積,使手錶更厚更重。

如何正確纏繞:

  1. 如果手錶停止了,請輕輕轉動錶冠 20-30 次以啟動它。
  2. 定期佩戴手錶以保持其上鍊,或使用手錶上鍊器進行存放。

常見用途:

自動上鍊非常適合日常手錶、運動手錶和潛水手錶,因為耐用性和便利性是這些手錶的關鍵。

混合機制(手動和自動)

工作原理:

混合手錶結合了手動和自動上鍊機制。它們配有自動上弦轉子,但也允許佩戴者使用錶冠手動上弦。

優點:

  1. 靈活性:配戴者可以選擇手動上鍊或依靠自動轉子上弦。
  2. 延長動力儲備:混合機制通常提供更長的動力儲備。

缺點:

  1. 複雜性:額外的組件使得機芯的生產和維護更加複雜且成本更高。

如何正確纏繞

手動上鍊:
  1. 首先,您需要將錶冠拉出至第一個位置(這可能因手錶而異,因此如有需要請查閱手冊)。
  2. 順時針旋轉錶冠。轉動錶冠直至感覺到阻力。這意味著發條已完全上緊並可儲存能量。
  3. 如果在它停止後再上發條,只需轉動幾圈就足以讓它啟動。
自動上鍊:
  1. 只需戴上手錶並讓轉子隨著手腕的自然運動而移動。這將使手錶全天自動上鍊。
  2. 如果手錶有一段時間沒有佩戴並且已經停止,手動上鍊(如上所述)將使其啟動,而無需依靠手腕運動。

混合功能:

混合手錶兼具這兩種方法的優點,讓您可以定期佩戴手錶而不必擔心上鍊。如果長時間不佩戴,請手動上弦以確保其繼續運行。

常見用途:

混合手錶在豪華型號中很受歡迎,它既具有自動上鍊的便利性,又具有手動上鍊的傳統吸引力。

哪種上弦機制最好?

理想的上鍊機制取決於您的生活方式和喜好:

手動手錶:最適合欣賞傳統、工藝和上發條手錶觸覺體驗的收藏家和愛好者

自動手錶:適合注重方便且輕鬆的日常配戴者

混合手錶:非常適合想要手動和自動上鍊靈活性的人。